《脫離舒適圈的最佳表率,no.24文藝少女的矽谷進擊》
「擋在我和我渴望的東西之間的,就只有我自己,其他都只是我給自己的藉口。是我自己阻擋了自己得到這更好的生活的機會,也只有我自己能夠跨過自己設下的心理障礙。」
這句話根本就在說明之前去上SUP 健身課的感想。我跟朋友提早到,看到上一堂課正在熱騰騰上場,我轉頭跟朋友說:「我不覺得我可以做到。」繼續看著她們在直立板上丟球跟接球,還可以維持平衡,覺得太難是我們唯一的感想。但我們還是硬著頭皮上了,除了爬上直立板有點狼狽外,其他動作我們初體驗依舊表現可圈可點,因為我們想說都到課堂了,菜鳥試看看無妨,本來以為的難事,也成功解鎖。在場的靈活老婆婆學員根本就是我們退休的目標,要跟她一樣運動健身不放棄到老。
書裏這一段醍醐灌頂的話,解釋從土木工程到小說創作,從技術寫作員到軟體工程師,從波多黎各到台灣的各種不可能變成可能的實踐,我相信這一切跨出舒適圈並非巧合,而是從日常累積,而成就這些一點一滴的勇氣,雙腳跨出舒適圈,而成就今天她的模樣。
別讓視野局限未來,這也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環節,於是三人行必有我師,我覺得沒有止盡的跟不同人學習,比閉門造車重要。她提到找到職涯的導師,和所有經歷的努力絕對不是白走一趟,絕對是跨出舒適圈的良方。
而捫心自問,夢想在前方,到底是誰阻擋我們前進?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確定自己角色的定義,從工作、從家庭和朋友眼中,而我們最後所擁有最堅定的力量,是來自自己,最真實最沒有界線的那款。
於是我信心滿滿一步一腳印的走在諮商路上。
值得紀念的是閱讀24本書到手,達到自己今年的目標,謝謝換書伴,讓我可以一本接一本閱讀最新出版,讀得好過癮,真好!尤其是在功課壓力下短暫空閒裡,可以拿出一本書心無旁騖的閱讀,真實描寫小確幸的模樣。